理论研究与科学实验

  • 基于改进HJC模型坚硬断层弱化爆破参数数值模拟

    李重情;胡云飞;

    为解决坚硬断层阻碍回采问题,对过坚硬断层弱化爆破技术展开了研究。通过静态力学试验确定了断层岩石的基本力学性能,根据试验结果对HJC模型参数进行了修正,同时引入新破坏准则对HJC模型进行优化,并验证了模型参数的准确性,基于改进后的HJC模型对断层弱化爆破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爆破粉碎区和裂隙区半径随着不耦合系数的增大而减小,当不耦合系数为1.2时,爆破范围最大为0.806 m;在该不耦合系数下,炮孔间距为1.4 m时裂纹能产生贯通效果。通过对耦合介质进行模拟,得到水作为耦合介质相较于空气具有更高的能量传递效率,且能量利用率比空气高14.7%;含水炮孔爆破后粉碎区半径随着含水体积分数的增大而增大,含水炮孔爆破粉碎区半径约为干孔爆破的2.2倍。

    2025年01期 v.31;No.143 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7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不同围压下原煤冲击破坏特征及数值模拟研究

    赵文;张宝亮;陈立伟;李玉景;

    为研究围压环境下原煤的动力学特征,借助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plit Hopkinson Bar)试验系统及高速摄像,开展不同围压状态(3、6、9 MPa)和应变率(73.34~125.66 s~(-1))下原煤试样的冲击破坏试验。结果表明:煤体在线弹性阶段的变形与应变率和围压有关,弹性阶段的强度随应变率和围压的增加而增加,应变率和围压的增加提高了煤体内部的抗变形能力;煤样的冲击破坏具有显著的应变率效应,随着应变率增加,煤体单位时间产生的应变量以及最大应变均增加;3 MPa时,煤样均发生层裂破坏;6 MPa时,煤样部分发生层裂破坏;9 MPa时,煤样均保存完整。卸载后煤样端面中心较为完整,受冲击产生的裂隙由端面中心向煤样边缘扩展。研究结果可为深部煤岩动力灾害机理研究和防治措施制定提供参考。

    2025年01期 v.31;No.143 10-16+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34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大直径深孔分段爆破切井掏槽方式优化

    路燕泽;王立杰;连欢超;杨曦;于兴社;尹爱民;

    为提升掏槽效率,对大直径深孔分段爆破成井掏槽方式进行优化。选取4种模型进行破裂区域大小理论计算,利用ANSYS/LS-DYNA数值软件开展单孔爆破以及不同掏槽方式下的爆破模拟试验,以爆破破裂区域连通性和连通空间大小为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当单孔爆破后,可将周围破碎岩体划分为4个区域:压碎(缩)区、破碎区、破裂区和弹性振动区。其中,压碎区及破碎区可以认为是有效破裂区,掏槽效果与有效破裂区范围的大小相关;将损伤区与塑性变形区考虑为破裂区域时,由理论计算破裂区域半径与炮孔半径之比分别为9.403,8.438,数值模拟分析显示两者比值为8~10,表明模拟结果准确;对比2种掏槽方式并结合工程应用,桶形掏槽成本高且难以满足生产需求,螺旋掏槽爆破后整体效果优于桶形掏槽,建议矿山选取螺旋掏槽进行大直径深孔分段爆破切井。研究结果从多种理论方法出发,结合数值模拟定义有效破裂区,并开展工程实践验证,为大直径深孔分段爆破切井掏槽方式的选取提供了依据。

    2025年01期 v.31;No.143 17-23+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60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层理面与炮孔夹角对隧道光面爆破效果的影响

    张建国;杨文;汪海波;拜晓亮;张翌炜;樊永强;吕闹;杨永斌;杨波;程兵;闫高文;薛文飞;

    为探究岩石层理面与炮孔连心线的夹角对隧道光面爆破效果的影响,利用ANSYS/LS-DYNA软件建立5种不同夹角的双孔爆破模型,分析爆破作用下不同倾角层理时岩体的有效应力、裂隙扩展和损伤量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层理面的存在对局部的爆炸应力波传播产生影响,在层理面两侧分别起着阻碍和增强作用,并直接带来两侧裂隙扩展和损伤程度的变化;层理面与炮孔连心线的夹角在30°~60°对贯通裂隙的形成影响较大;当夹角为15°时,围岩损伤范围是完整岩体的1.78倍,当夹角为30°时,双孔间形成明显的锯齿状贯通裂隙,导致一边炮孔位置处超挖,另一边欠挖,当夹角为75°,双孔间贯通裂隙基本沿着炮心连线。夹角越大,损伤范围越小,夹角大小与损伤范围之间呈负相关。对比不同工况的损伤占比可知,夹角越大,损伤比越接近完整岩体,层理对光面爆破成型的影响减小。

    2025年01期 v.31;No.143 24-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37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裂隙注浆砂岩冲击破坏及能量耗散机制

    杨文轩;王磊;马飞飞;王远鹏;陈世官;

    为研究裂隙注浆砂岩冲击破坏及能量耗散机制,利用φ50 mm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HPB)对不同裂隙倾角注浆裂隙砂岩开展单轴冲击试验,选取典型角度(75°)开展不同应变率单轴冲击试验,分析试验中试件的动态力学特性及破坏形态,依据能量耗散规律,揭示其破坏机制。结果表明:不同加载角度与加载率条件下,砂岩试件应力-应变曲线均具有“三阶段”变化趋势,都存在由弹性受压阶段发展至失稳阶段的变化趋势;砂岩试件的动态压缩强度随裂隙倾角的增大呈现出先减后增的趋势,45°时出现强度拐点,同时砂岩试件具有明显的应变率效应,其动态抗压强度随应变率的增加而增加,动态抗压强度的极差为16.2 MPa。能量耗散方面,砂岩试件的能量耗散存在明显的应变率效应,随着应变率的增加,试件的各种能耗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对比试件的动能变化,入射能的增加使得更多的能量用于试件动能耗散,导致试件破坏形态更加破碎,产生更多的碎屑;相同应变率,不同角度下试件透射能占比很小,结构面对应力波的衰减效果明显。

    2025年01期 v.31;No.143 34-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5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基于见证铅柱的孔内殉爆距离钢管试验研究

    曹学平;刘广林;蒋志明;施仁智;董思军;张庆彬;张鹏;李嘉顺;

    为研究孔内炸药殉爆距离及隔板对其影响规律,基于见证铅柱研发了一种能够准确判断钢管模拟殉爆试验中被发药包殉爆情况的试验新装置,提出“相对猛度值”概念及其临界值新指标用于判断被发药包的殉爆程度。采用该装置进行了7组钢管模拟殉爆试验,以常规猛度指标判断主发药包爆轰性能,以相对猛度值指标结合爆后钢管损伤情况评价被发药包殉爆能力。结果表明:有、无隔板空气间隔装药均存在一个相对猛度临界值I_C=1.15,可用于有效判断被发药包殉爆情况与殉爆距离;有隔板装药钢管内殉爆距离为105 cm,而无隔板装药则为80 cm。模拟殉爆试验结果验证了有隔板空气间隔装药的轴向聚能作用以及基于见证铅柱测试新法的可行性、客观性与准确性。

    2025年01期 v.31;No.143 42-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1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拆除爆破

  • 复杂环境下混合结构火损危楼精细拆除爆破

    叶小军;付艳恕;李卫群;肖先锋;赵朋龙;叶冬鲜;谭雪刚;杨明;

    为安全顺利拆除复杂环境下因火灾高温灼烧而导致构件强度大幅降低的危险混合结构建筑物,基于楼房结构和施工难点的分析,采用了定向精细拆除爆破方案。在设计阶段,根据结构件受损情况采取适当减小单耗、孔排距等精细化措施以确保建筑物精准倒塌;在施工初始阶段,采用局部加固、强化支撑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在预处理阶段,先拆除贴近居民楼的部位以减少总体爆破面积和炸药使用量;并运用ANSYS/LS-DYNA软件对选择的参数进行仿真验算和爆破效果预测。结果表明:采用的精细化设计方案确保了作业人员的施工安全、建筑物的精准倒塌及危害效应的有效控制,可为同类危险建筑物的拆除爆破提供一定的参考。

    2025年01期 v.31;No.143 50-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87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城市复杂环境下高大U形结构危房拆除爆破

    贺攀;刘士兵;伍锡南;

    娄底市旺角大厦为28 m高的U形底框结构民用与商业建筑,地下室1层为框架结构,地上1层及以上为砖混结构,被评定为Du级危房。该大厦地处娄底市老城区,爆破环境极为复杂,周边存在文物、居民楼、商铺、城区自来水主管道、燃气管道、10 kV高压线等需重点保护目标,最近的建筑距离仅3.5 m,亟需安全拆除此大厦。采用整体向北、局部向西的倒塌爆破方案,运用精细爆破技术和工业电子雷管斜线分区起爆网路,精确设定延时时间并精心施工。爆破前,利用微型挖机开展精细的预拆除工作,使用能自动校正垂直度的水磨钻进行钻孔。依据防护难度,对“望湘门”牌坊、自来水管道等分别采取针对性的防护措施,通过爆破前的数值模拟、方案讨论以及现场试爆等方式来确定最佳炸药单耗,最终大厦成功完成拆除爆破,爆破效果达到预期。此次旺角大厦的拆除爆破方案及实施过程,为类似复杂环境下的U形结构建筑拆除爆破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参考经验。

    2025年01期 v.31;No.143 59-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73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上跨高速公路大截面立柱桥梁组合拆除爆破

    刘三军;汪高龙;李跟;张耀良;夏云鹏;

    为顺利拆除上跨高速公路大截面钢筋混凝土桥梁,通过采用立柱与桥梁组合爆破的方式,对两侧桥墩和箱梁结合处进行爆破,使桥梁原地坍塌。采用覆盖防护、近体防护、公路表面缓冲层、预留立柱根部等技术措施,降低了振动,抑制了爆破飞石。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振动效应进行了分析,与实测振动速度相比,最大误差9.1%,吻合较好。爆破后,桥梁成功坍塌,并于3 h内完成了爆堆清理,恢复了高速路通行。本工程爆破方案、防护措施、施工组织等可为相似工程提供良好的借鉴。

    2025年01期 v.31;No.143 68-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8K]
    [下载次数:2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钢混水塔爆破参数的安全校核及数值模拟验证分析

    刘涛;李洪伟;刘伟;梁昊;吴延梦;黄昕旭;储亚坤;

    为实现复杂环境下38 m高配筋率钢混水塔的拆除爆破,充分考虑了水塔筒体直径小、筒壁薄、配筋率高、水塔底部结构复杂且不对称的结构特点,利用水塔原有门洞沿倒塌中心线设计对称卸荷槽、定向窗,爆破切口设计为圆心角230°、切口高度1.5 m的正梯形切口,运用理论计算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水塔倒塌失稳进行安全校核,结果表明:通过优化的弯矩破坏准则对水塔倒塌失稳进行验算并运用ANSYS/LS-DYNA软件对水塔倒塌进行数值模拟,验证水塔爆破后在塑性角形成前不会发生下坐和后坐,确保了水塔可以顺利倒塌失稳并且定向倾倒,水塔实际倒塌过程与模拟倒塌过程一致,验证了爆破参数的安全性与数值模拟的实用性,可以为同类工程提供一定的参考。

    2025年01期 v.31;No.143 74-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7K]
    [下载次数:1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高温和复杂环境下快速爆破清理工业硅炉工艺

    刘绍厚;卓广华;黄霖峰;李贵诗;杨明;

    针对兰州市永登县某炼硅厂2座27 000 kVA工业硅炉在清理过程中的高温、周边环境与介质复杂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弱松动控制爆破法与人工、机械协同作业的清炉技术,通过开设1.5 m×2.5 m出渣门洞加速降温与出渣,并采用科学注水降温,将炉温从1 700℃迅速降至50℃以下,为后续清理提供了有利条件。爆破参数设计方面,根据不同物质的性质,分别设计了单耗0.8 kg/m~3和1.2 kg/m~3的差异化爆破参数,并采用3层隔热防护对起爆器材进行保护。结合飞石3道防护体系,严格控制爆破振动和冲击波,有效减少对周边设备的损害。结果表明,在48 h内成功将炉温降至50℃以下,5 d完成2座硅炉的清理任务。飞石防护体系未对周边精密仪器及炉壳造成损害。工业电子雷管起爆成功率达到100%。爆破硅炉内密度小于1.5~3 g/cm~3介质的单耗可优化至0.5~0.6 kg/m~3。该方法可为同类高温环境下的清炉作业提供参考。

    2025年01期 v.31;No.143 82-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6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爆破器材与装备

  • 高强度钢管约束下小直径乳化炸药爆速特性

    李雅茹;孙金山;董千;聂森林;明伟华;

    为明晰炮孔约束条件下不同直径和密度乳化炸药的爆轰性能,采用高强度无缝钢管模拟隧道钻爆施工中周边炮孔侧向约束条件,利用五段爆速仪记录爆轰波传播过程,对3种不同直径钢管约束下药卷的爆速进行测量,并与无约束条件下3种直径乳化炸药的爆速进行对比。同时,为研究小直径钢管约束下密度对药卷爆速的影响,对直径11 mm钢管约束下不同密度药卷的爆速进行测量。结果表明:直径11、16和20 mm钢管约束下乳化炸药均能稳定爆轰,其爆速随直径增加而增加。直径20 mm下药卷爆速可达4 532.58 m/s,与直径32 mm工业药卷爆速相当。无钢管约束条件下,侧向能量损失严重,直径小于等于20 mm的药卷均无法起爆。直径11 mm钢管约束下,药卷的爆速随着密度增加而线性降低。对炸药的爆速随密度的变化过程进行线性拟合,拟合相关系数可达0.979 01。研究证明在强约束条件下,小直径乳化炸药可以实现稳定爆轰,并且通过调节药卷直径和密度,可有效控制炸药爆轰能量释放速度。

    2025年01期 v.31;No.143 89-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2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井下专用乳化基质黏弹性分析

    孙伟博;杨健;翟小鹏;简国祚;王燕;

    井下上向中深孔爆破用乳化炸药黏度高,其流变特性大小对井下乳化炸药的输送至关重要,而不同的输送效率对应了不同的剪切速率。对温度分别为25℃和50℃的乳化基质进行了大振幅振荡剪切等流变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振荡频率为0.1 Hz和1 Hz时,乳化基质储能模量与耗能模量相对大小转换的临界剪切应变值分别为10%和40%。对测量结果进行傅里叶变换,结合切比雪夫理论分析发现,振荡频率0.1 Hz和1 Hz下,乳化基质表现出应变变硬特性的临界剪切应变值分别为10%和25%,剪切增稠比率由非稳态过渡到剪切增稠的剪切应变值分别为1%和5%。研究表明:乳化基质在高剪切应变值下的黏弹性以非线性为主,根据25℃和50℃下应变硬化比率和剪切增稠比率的过渡值相同可以看出乳化基质的黏弹性对温度不敏感,主要与振荡频率有关。随着剪切强度增强,乳化基质表现出应变变硬和剪切增稠的特性。

    2025年01期 v.31;No.143 95-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5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爆炸焊接945钢/TA1界面形貌及力学性能研究

    刘金涛;周嘉楠;罗宁;陈令杰;韩刚;

    针对船舶领域耐腐蚀与轻量化要求,采用爆炸焊接工艺成功制备945钢/TA1复合板。通过光学显微镜揭示了结合界面形貌特征,基于理论计算得到焊接碰撞参数并结合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SPH)模拟分析结合界面演化分布。同时,基于剪切、拉脱和拉伸实验,测试了复合板的综合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结合界面呈现大波纹涡旋结构特征,无明显缺陷产生。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际界面形貌相符,结合界面附近的温度、压力及有效塑性应变均高于基材区域。结合界面剪切强度达到267 MPa,拉脱强度达到435 MPa,拉伸强度到达542MPa,均远高于母材强度。

    2025年01期 v.31;No.143 102-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4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减水剂对静态破碎剂工作性能的影响

    陈炎波;蒋志明;张庆彬;刘智;陈璐;金跃凯;戴洲游;

    为控制孔内自蔓延嗣后升温静态破碎增效新技术中的静态破碎剂(SCA)施工喷孔问题并寻求进一步缩短加热装置触发等待时间,通过掺加指定类型和数量的减水剂在保证静态破碎剂料浆流动性的前提下有效提高SCA的2~4 h初期固结体强度和初期膨胀压等工作性能,从根源上抑制自蔓延嗣后加热产生的高温环境致使SCA中水份过量气化导致的喷孔现象。基于流动度和初凝时间实验,遴选出3类减水剂中性能最佳的聚羧酸减水剂(PCE)。通过SCA初期固结体无侧限抗压强度实验以及在加热和不加热条件下的钢管膨胀压对比实验,确定了PCE的最佳水剂比和掺量分别为0.26和0.2%,加热装置最佳触发等待时间由之前接近4 h缩短为2~2.5 h,且2.5 h初期膨胀压陡增3倍以上。现场单孔试验再次验证了该方案可抑制SCA加热后发生喷孔的同时能够进一步提高静态破岩效率。

    2025年01期 v.31;No.143 109-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06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爆破监测与安全

  • 周期性排沟对爆破振动表面波的隔振性能研究

    余俊;王业顺;李泰灃;谢康;邓志兴;

    针对爆破施工时的振动表面波危害,基于周期性理论,研究周期性排沟的能带结构和带隙机理,并推导了带隙边界频率计算公式;通过频域研究,讨论了排数和隔振距离对隔振效果影响;最后针对具体爆破振动,分析了周期排沟隔振适应性。结果表明:周期性排沟可以产生局域共振型表面波带隙,其中,排沟深度对带隙影响较大,排沟宽度和排距对带隙影响较小。频域计算结果显示,单排沟隔振效果不佳,双排沟隔振效果较好,3排沟隔振效果最佳,当排数超过3排时,隔振效果趋于稳定;排沟与振源距离对隔振效果影响较小。当选择合适的排沟参数时,相比无排沟情况,有排沟的振动加速度同比减小97%,说明周期排沟可以较好地隔断爆破振动。相关研究可为类似工程隔振减振提供参考。

    2025年01期 v.31;No.143 121-129+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4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邻近隧道爆破振动响应分析

    曹明星;严松宏;郑永强;邵春;王能学;杜嘉轩;

    为了控制新建隧洞爆破施工中既有铁路隧道衬砌安全性,采用现场监测、理论计算和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既有铁路隧道在爆破荷载作用下的应力分布和振动传播规律,利用动态有限元程序LS-DYNA进行了三维有限元仿真,并验证了其准确性。建立了PPV与最大主应力的关系模型。根据最大抗拉强度准则,计算了既有铁路隧道衬砌爆破振动安全阈值。根据数值模拟结果,确定了既有铁路隧道应力、振速达到最大值的位置及分布规律,沿隧道轴向,边墙PPV(峰值振速)最大;隧道横断面PPV值从中间到隧道两侧依次减小,应力波首先到达迎爆侧边墙位置;横截面受力中,最大主应力值出现在拱脚处,拱顶次之。最危险截面为z=12 m,此时截面最大主应力最大。

    2025年01期 v.31;No.143 130-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64K]
    [下载次数:4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层理影响下隧道衬砌爆破振动响应特性及安全判据

    吕加兵;陶铁军;邱贤阳;段武全;

    隧道钻爆法施工过程中,明晰爆破能量的传播规律是量化支护结构振动控制的前提,而层理是影响爆破能量传播的重要影响因素。为探究层理影响隧道爆破初始能量传播后支护结构振动响应特性,以巴岳山隧道为背景,采用LS-DYNA建立三维数值模型,结合现场振速监测,研究了隧道掌子面区域含层理情况下的衬砌振速特征,明确了二衬振速的安全阈值与安全距离。研究结果表明:在距掌子面2 m范围内,层理隧道的初支振速较无层理隧道大,原因在于层理的存在使得爆炸应力波形成多次反射,在一定区域内造成能量的往复作用,致使支护结构振动较大;在距掌子面2 m范围外,层理隧道的振速衰减较无层理隧道快;斜交于层理方向的振速受层理影响较大,平行于层理方向的振速受层理影响较小;隧道二衬峰值振速和峰值拉应力均出现在左侧拱腰处;隧道衬砌的安全振速阈值为14 cm/s,二衬结构的安全距离为34 m。

    2025年01期 v.31;No.143 139-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28K]
    [下载次数:3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双洞隧道近距离下穿既有引水隧洞爆破开挖安全控制研究

    韩文抢;王熙辰;夏裕栋;张学民;阳军生;

    针对华蓥山公路隧道双洞近距离下穿既有高顶山电站引水隧洞的空间位置关系,结合萨道夫斯基公式,提出了超前小导洞加扩挖的开挖方法和钻爆设计参数,与台阶法进行比选;通过LS-DYNA有限元软件建立计算模型,分别分析了超前小导洞加扩挖、台阶法开挖工况下爆破振动对引水隧洞结构安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超前小导洞加扩挖方法可以有效控制爆破振速。通过现场爆破振动监测验证了实施效果,保证了华蓥山隧道双洞下穿既有引水隧洞结构和运营的安全稳定。

    2025年01期 v.31;No.143 148-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07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VMD-ICA算法的隧道爆破振动信号去噪方法

    薛威;王永东;柏文军;胡志豪;任雨桐;史林猛;

    为有效降低隧道实测爆破振动信号中噪声干扰,提出一种基于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 VMD)联合独立分量分析(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 ICA)的去噪方法。将原信号依次在不同分解模态数K下进行VMD分解预处理,利用分量能量差参数θ分析确定模态数K,通过信噪比SNR选取最优的惩罚因子α值;在最佳参数K、α下,原始信号经VMD分解可获得一系列频率从高到低排列的本征模态分量(Intrinsic Mode Function, IMF)。为最大程度保留原信号真实成分,通过FastICA算法对IMF分量进行盲源分离,得到与IMF分量相同数量的ICA分量,将各个ICA分量进行排列熵(Permutation Entropy, PE)的随机性检测,准确区分并去除噪声分量,同时对低噪进行平滑处理。将处理后的ICA分量重构得到去噪后的振动信号。利用仿真信号检验该方法的可行性并与现有去噪方法对比得出:VMD-ICA算法的去噪信号波形和去噪效果指标均优于EMD和小波阈值去噪算法。对实测爆破振动信号进行去噪处理表明:VMD算法不仅可以较好地剔除信号中的干扰成分,而且能快速地提取信号中的有用信息。

    2025年01期 v.31;No.143 156-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51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